KM-banner1.jpg
KM-banner10.jpg
KM-banner11.jpg
KM-banner12.jpg
KM-banner13.jpg
KM-banner14.jpg
KM-banner15.jpg
KM-banner16.jpg
KM-banner25.jpg
KM-banner24.jpg
KM-banner23.jpg
KM-banner22.jpg
KM-banner21.jpg
KM-banner20.jpg
KM-banner2.jpg
KM-banner19.jpg
KM-banner18.jpg
KM-banner17.jpg
KM-banner26.jpg
KM-banner27.jpg
KM-banner28.jpg
KM-banner29.jpg
KM-banner3.jpg
KM-banner30.jpg
KM-banner31.jpg
KM-banner4.jpg
KM-banner5.jpg
KM-banner6.jpg
KM-banner9.jpg
KM-banner8.jpg
KM-banner7.jpg
Shadow
十六羅漢繞巡儀式

十六羅漢繞巡儀式

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,佛陀當初要圓寂時,曾叮囑此十六位羅漢常住世間,守護佛陀教法,十六羅漢慨然承諾,因此世人相信,他們並未歷經生死,而是至今仍駐錫在世界的某處,護持佛法衣缽。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曾在祈願法會中開示說,修持〈十六羅漢禮供文〉儀軌,目的是為使佛法興盛:「佛教就像可以治療眾生病痛的唯一良藥,而為讓佛陀教法的良藥長久住世,因此要祈願聖教長久住世,弘傳十方。」

為讚揚行誼、為學習承擔、為共守佛教,噶舉大祈願法會從4年前、第31屆起,將〈十六羅漢禮供文〉實體化,與舉行超過10年的佛陀古制「托缽」儀式結合,由「十六羅漢」及象徵眷屬的比丘、比丘尼眾,擔任受供角色。

1. 短短兩小時的十六羅漢進場及會眾供養,在各寺院遴選出十六阿羅漢及侍者後,共耗時三天彩排。第一天先試穿服裝,並練習各羅漢的姿態、手勢,第二天開會溝通流程,第三次則是在供養法會前晚,全體集合、演練動作,並實地走一趟,採排結束時,已接近晚間十一點,而當時,會場內外仍有百位壇城組的僧眾,漏夜將千串黃白菊、玫瑰、灌木葉、白香花等,逐一摘下花瓣,將之鋪陳為絢爛繁複無比的百花地毯。

 

2. 五點半,德噶寺外天色微亮,十六羅漢及侍者等的隊伍已整裝完畢,由於此屆主法上師嘉察仁波切將在會場給予大眾八關齋戒,因此由明就仁波切來到德噶寺,為十六羅漢及眷眾們授予八關齋戒。

 

3. 法王曾在去年,解釋過十六羅漢這身細緻華麗漢服的設計因緣:「藏傳佛教原本鮮有十六羅漢的描述,而在藏地後弘期,為了讓暫時受創的教法得以恢復,曾有喇嘛從漢地帶回一份中國畫風的十六羅漢唐卡,此後,多數藏地的十六羅漢造型,無論壁畫或唐卡,都作漢地和尚裝束。

 

因此,我們托缽的阿羅漢形象和衣服,也都是作漢地出家人裝束,而為象徵藏傳佛教對於十六羅漢行誼的重視,會以全漢傳形式來表現,除此之外,佛像、法器、服裝、桌具上也全數引用漢制,凸顯十六羅漢信仰傳承的殊勝,及保存法教的重要性。」彷若古畫或電影中走出的十六羅漢造型,來自於一位香港服裝設計師,面具採3D輸出、服裝的布料及製法則都採漢傳古制。

 

4. 從德噶寺出發的佛陀及十六羅漢隊伍,以迎請的號角隊伍為首,之後為寶幡及迎香師,正副主法上師嘉察仁波切及明就仁波切則於祈願會場內恭迎。在此十六羅漢修法中,為彰顯法王提升尼眾地位的苦心、尼眾在佛法興盛中所扮演的角色,以及對尼眾僧團興盛的祈願,此次具有8位成員的迎請隊伍,全數由各寺院尼師擔綱。

 

5. 在金黃寶傘、各自5至16位持缽眷屬眾(每一位眷屬象徵一百位眷眾)陪同、及噶舉之友們合掌禮敬下,十六羅漢踏著鮮花鋪陳的地毯,緩緩前進。

 

6. 第十世法王噶瑪巴曾以最早傳到西藏的絲絹唐卡「也巴熱瓦瑪」的十八羅漢唐卡為範本,繪製系列唐卡作品。第十七世法王也曾以十六羅漢為主題,於13年前以工筆描繪其容顏,此畫作(https://www.kagyuoffice.org.tw/17th-karmapa/works/paintings)便是法會中十六羅漢3D面具的打造範本。

 

7. 十六位羅漢由佛學院僧眾修持,一如〈十六羅漢禮供文〉中所描述,分別手持象徵各羅漢功德特質的法器,如拂塵、香爐、錫杖等,或結禪定印等手印,踏著鮮花排成的八吉祥圖案進場。

 

8. 第一位羅漢,是生於火中、持拂塵和香爐的因竭陀尊者(Arhat Angaja),其後為雙手結禪定印的「不敗者」阿氐多尊者(Arhat Ajita)、第三位是右手結降伏火害與妖魔之祈剋印,左手持避免三惡業風的拂塵的「居於森林者」伐那婆斯尊者(Arhat Vanavasin)、第四位是身著綠紅兩色漢式僧裝、雙手持握金臂釧的迦裡迦尊者 (Arhat Kalika)。

 

9. 祈願法會會場內,嘉察仁波切正帶領僧俗四眾修持〈十六羅漢禮供文〉,而德噶寺大殿前,十六羅漢及佛陀、舍利佛、目犍連隊伍則緩緩朝祈願會場前進,兩旁噶舉之友為主的素白信眾,則口頌「南無釋迦牟尼佛」梵文心咒,合掌恭迎。

 

10. 十六羅漢隊伍中,第五位是手持袈裟絹索的「金象仔」迦諾迦伐蹉尊者 (Arhat Kanakavatsa)、第六位是左手持拂塵、右手結期克印的「金剛女之子」伐闍羅佛多尊者 (Arhat Vajriputra),第七位是右手結說法印,左手結定印的跋陀羅尊者 (Arhat Bhadra),第八為雙手結禪定印、出生時掌中握有金幣的「具金」迦諾迦跋黎墮闍尊者 (Arhat Kanaka Bharadhvaja)。

 

11. 從德噶寺一路到祈願大法會會場的紅地毯,是百位僧眾漏夜以萬朵鮮花花瓣鋪成的,主圖案是象徵法輪常轉、法音流遠、戰勝四魔、解脫貧病、出淤不染、福智圓滿、慧眼自在、曲覆眾生的「八吉祥」:法輪、法螺、法幢、寶瓶、蓮花、雙魚、盤結、寶蓋。

 

12. 左手托缽,右手持筆翻挑石桌上的經書者,為第十二位羅漢:賓度羅跋羅墮尊者 (Arhat Pindola Bharadvaja) ,其前為手捧口吐多色寶珠、可賜信眾五欲妙樂之鼬的巴古拉尊者 (Arhat Bakula)、手捧金冠的釋迦牟尼佛之子羅睺羅尊者(Arhart Rahula),及手結禪定印的注荼半托迦尊者 (Arhat Chudapanthaka )。

 

13. 在手托經書的半托迦尊者 (Arhat Panthaka)、左手持禪杖,右手持鮮花寶瓶的那迦犀尊者 (Arhat Nagasena )、雙手捧經書寶盒,端於胸前的戒博迦尊者(Arhat Gopaka)及雙手持菩提佛塔,象徵「無比的」阿秘特尊者 (Arhat Abheda)後,是眉若初月、耳輪垂垛、紺目澄清、淨面如月、紫磨金身的佛陀站姿像,威嚴進場,讓大眾不禁俯首敬拜,思維2500前佛陀受供時,應是令人同等震懾。

 

14. 十六羅漢及侍者依序進場,並分立於佛龕兩側的太師椅前,舍利弗尊者及目犍連尊者則分別站於佛龕兩旁,等待金身佛陀莊嚴登場。接著,在數十僧眾協力下,將古印度雕塑風格、衣褶翩然修長、的立姿世尊佛像,安立於佛龕中。隨同托缽隊伍進場的僧眾、尼眾則圍著佛陀像及十六羅漢,於舞台兩側安坐。舞台後方佛陀金身像發出的十方光芒,彷彿籠罩在此法教守護使者前,讓準備供養的會眾們,油然生起敬慕之情。

 

15. 十六羅漢於太師椅上坐定後,僧眾以雙手高舉呈滿鮮果糕餅、以蓮花為莊嚴的供養品,恭敬呈與十六羅漢及主法上師眾,象徵獻供,同時,大會也安排敬獻乳糜,以憶念佛陀往昔受乳糜供養後,恢復體力而至菩提迦耶繼續修行,不久證得道果的事蹟。

 

16. 在大眾反覆誦念〈釋迦牟尼佛心咒〉:「南無 釋迦牟那耶」聲中,聖者們開始應供。今年請信眾直接行經舞台、頂禮僧眾後,在舞台中央的等身高銅鑄大缸中,放入供品。比照去年,今年同樣也落實照顧老弱婦孺的計畫,先由舞台最後方、提供給老年人及行動不便者的座椅區開始,讓爺爺奶奶們搶先體會受供的喜樂,並能在劇烈升高的烈陽下,早些用午餐及找涼憩處稍做休息。

 

17. 圓滿受供後,嘉察仁波切、明就仁波切、和煦微笑的輝煌佛陀佛像,及扮演其十六位弟子、眷眾、今生同樣在學習承擔、傳襲法教的僧尼眾們,在2500年前佛陀成道的菩提迦耶小鎮,歡喜合影。